beat365正版唯一“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院强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我院学科(硕士点)和一流专业(工程认证)建设,进一步推进我院“四项建设”,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水平,实现学院新一轮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增强学院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与战略性,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现状、重大标志性成果
“十三五”期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发展,以育人为目的,以质量求生存”的指导思想,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院的全面发展。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 “十三五”期间各项任务目标基本完成,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到了较大的发展。
1.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发展。学院制定了目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形成以汽车服务工程(省级特色专业)为重点,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新增长点;以车辆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为学科基础,以能源动力(学校A类硕士建设点)为学科龙头,依托能源和汽车优势提升能源动力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近5年学科专业建设表现为:
——2017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研室被确立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点。
——2018年光学工程入选河南省重点学科。
——2019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光伏发电系统设计》获批河南省一流课程且被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
——2020年《工程制图》获得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一等奖。
2.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学院实施“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的“三化”工程。在博士化方面,新进博士13人,在职攻读博士教师5人(已获博士学位返岗工作1人)。目前博士(已获学位)有18人,专业教师博士化率53%。在工程化方面,先后有18位教师取得了车联网、二手车评估、光伏、储能等工程师证书。在国际化方面,先后有6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学资助,分别赴美国、加拿大、瑞典和德国访学。其中,刘文富博士入选2018年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全国共有大部分来自985、211高校的50人入选该项目。在高层次人才方面,获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4人,国际清洁能源拔尖人才1人,全国能源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新能源专业联盟理事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各1人,文明教师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驻马店市拔尖人才1人。
3.科学研究取得新跨越。学院依托“光学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校级重点学科、“能源动力”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平台、专著、发明专利申请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中面上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4篇,撰写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科研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获批河南省光电转换与控制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2019年获批河南省新能源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驻马店市应用等离子体物理重点实验室,2020获批驻马店市新能源物联网国际联合实验室、驻马店市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及技术重点实验室、驻马店市多尺度结构力学重点实验室。此外,新能源材料测试分析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4.人才培养取得新成就。学院实施“专创五融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国家级3项、省级4项;在省级以上专业竞赛获奖50余项,其中2018年在全国大学生微创业比赛中,我院学生团队的《仿生机器人》作品获得银奖,是河南省唯一获奖高校;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院学生团队作品《智能遥控施肥机》获得国家级二等奖,获奖学校多为985或211;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中,我院学生团队作品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9年在第十二届全国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赵桂玲团队《便携式校园落叶清理机节能系统设计》获得三等奖,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中,我院学生团队作品获得二等奖2项。教师指导学生获授权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考研录取率由19.1%提高到38.2%;毕业设计来源于导师科研项目占比46.6%,来源于工程实践项目占比50.2%。
(二)优势与不足
beat365官方网站响应国家新能源产业战略需求,继河南农业大学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质能方向)专业后,设立了首个以太阳能利用为方向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率先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正在积极冲击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为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新兴产业需求,与河南工学院一起在河南省设立了首批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将成为学院发展的新引擎。
表1 beat365官方网站与省内部分院校对比情况
学校院系 |
专业设置 |
年份 |
学科专业建设 |
河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能源工程系 |
1.能源与动力工程 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011 |
1.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3.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4.生物质能源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5.河南省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6.河南省可再生能源院士专家工作站 7.河南省生物质能源与纳米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 8.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利用技术、生物环境与低碳农业 9.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生物质能源 10.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可再生能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beat365官方网站 beat365官方网站 |
1.物理学(师范) 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新能源汽车工程 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新能源发电) |
2012 |
1.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2.光学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 3.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4.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5. 河南省新能源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6.光电转换与控制技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
河南城建学院 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 |
1.能源与动力工程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014 |
1.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 3.“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河南省教学团队 |
信阳师范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
1.物理学 2.应用物理学 3.电子信息工程 4.电子科学与技术 5.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015 |
1.物理学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河南省微电能源重点实验室 3.河南省新能源储能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 4.建筑节能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5.建材设备节能与智能化控制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6.低维材料制备与应用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7.先进微纳功能材料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
商丘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
1.能源与动力工程 2.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016 |
1.河南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光电功能材料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新能源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
郑州轻工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
1.能源与动力工程 2.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016 |
1.河南省新能源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动力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4.能源与动力工程教学团队是河南省优秀教学团队 5.“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是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河南理工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1.采矿工程 2.交通工程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2021 |
采矿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
beat365官方网站 beat365官方网站 |
1.物理学(师范) 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3.新能源汽车工程 4.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新能源发电) |
2021 |
1.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省级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3.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4.驻马店市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及技术重点实验室 5.驻马店市机电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驻马店市农业机械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河南工学院 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
1.车辆工程 2.汽车服务工程 3.新能源汽车工程 |
2021 |
1.河南省新能源汽车NVH工程技术中心 2.新乡市场地电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1.优势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河南省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新能源科学工程专业为河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河南省重点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点)、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2.不足
——专业融合度不高,学科竞争力不足。汽车服务工程属机械工程领域,其专业方向主要为汽车保险理赔、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属动力工程领域,其专业方向主要是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发电技术,没有形成新能源专业集群,不足以支撑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点建设。
——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成果。与国内其他高校同类学院相比,具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偏少,原创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仍然不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弱。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现有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十四五”面临形势分析
(一)国家产业政策为学院发展提供空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时期,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的目标奠定基础。随着光伏与风电成本下降,逐步摆脱补贴进入平价时代,新能源产业在“十四五”期间面临巨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加强新能源汽车科技方面的顶层设计和多学科融合,将在一批关键核心零部件,如车规级智能驾驶芯片、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器件、车载操作系统、线控底盘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在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快实现自立自强。驻马店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产教融合工作促进委员会,组建“化工与新能源”产教融合战略联盟和“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育人基地。新能源相关产业紧贴国家发展战略具有良好的前景。因此,beat365官方网站拥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具有难得的办学机遇。
(二)高等教育发展为学院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同时,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一流专业建设”。对于向应用型转变的工科学院而言,建设一流专业,就是建设一流应用型专业。学院应在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中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立足驻马店、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早日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能源动力类学院。
(三)学校转型发展为学院发展激发动力
beat365官方网站入选河南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在新的建设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十四五”确立的“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以“三抓三提”为基本工作着力点,紧扣“三个思考”,聚焦“三个问题”,深化“四项建设”,以“书院制改革”为突破口,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继续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新征程。beat365官方网站将结合“一个目标、两大任务”,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三、“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部署和战略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如何实现新时代再出发,深化“三个思考”、聚焦“三个问题”,紧紧围绕“四项建设”,以抓统筹、抓关键、抓落实,提振精神、提升水平、提高效能“三抓三提”为基本工作着力点,以高水平通过审核评估、建成一流专业、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为目标,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立标对表,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的目标、定位、任务、措施等,推进“质量革命”,破解制约学院发展的短板瓶颈,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厚植学院发展新优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扛牢责任,进一步讲政治、重担当、做表率,全力以赴推进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征程。
(二)总体目标
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以及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中心任务,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以优质的学生培养为目标,以有效激励和适当约束为机制,把学院建设成省内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影响、特色鲜明的能源动力类工科学院。“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专业体系,使本学科专业达到省内同等院校较高水平。力争到2025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成功申报物理学(师范)专业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新能源发电方向),汽车服务与工程专业转型提升为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达到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预期目标,冲击国家级一流专业,有力支撑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点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享有较高声誉。
——显著提升学科专业核心竞争力。申报物理学(师范)专业,转型提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培育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新能源发电方向)专业,打造“一基础三应用”的能源动力类专业集群。能源动力学科优势特色更加凸显,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国内知名水平。光学工程省级重点学科顺利通过验收,新增能源动力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总数稳3争4,新增通过国际、国内认证专业1个,新增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3项,新增省级一流课程2-3门,新增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3项,争取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显著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引进或培育若干有较高知名度的领军人才和教学科研团队,高层次人才取得量的增加和质的突破,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生师比达到18:1左右,专任教师达到60人,新增博士教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0%,教师国内外进修、访学15人次,具有“双师型”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0%,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3-5人,新增教授2-3人,新增副教授5-7人。
——显著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成果持续增长,成果转化能力增强,涌现一批在地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服务成果。力争年均到账科研经费不少于200万元;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新增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3-5项;新增SCI收录论文40篇;新增专著5部;新增省级科研平台1-2个;力争实现省级科技成果奖零的突破。
——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力,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办学规模稳定在1000人以上,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获奖项目10-15项。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保持85%以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达到90%。
(三)主要建设内容
1.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是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十四五”期间,学院坚持“重建设、抓特色、创优势”的方针,努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1)重点学科建设。强力推进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光学工程,2023年),保障顺利通过终期验收。争取成功获批1个省级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或电气工程,2025年)。
(2)学位点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能源动力专业硕士授权点申报成功(2021-2025年)。
(3)专业建设。本科专业由现在的2个拓展到4个:稳定发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转型提升汽车服务与工程专业为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2021年),申报物理学(师范)专业,创造条件申报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新能源发电方向)专业(2025年),形成能源动力类专业集群,支撑能源动力专业硕士授权点建设,新增通过国际、国内认证专业1个。
(4)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2项,新增省级一流课程1-2门,新增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5项,争取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
表2 beat365官方网站“十四五”学科专业建设主要指标
项目 |
主要指标 |
现状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学科建设 |
专业学位硕士培育点(个) |
1 |
1 |
1 |
0 |
0 |
0 |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个) |
0 |
0 |
0 |
1 |
1 |
1 |
|
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人) |
1 |
1 |
1 |
2 |
2 |
2 |
|
联合培养研究生数量(人) |
0 |
4 |
8 |
12 |
16 |
20 |
|
硕士导师(人) |
5 |
7 |
8 |
10 |
12 |
15 |
|
省级重点学科(个) |
1 |
1 |
1 |
2 |
2 |
2 |
|
校级重点学科(个) |
1 |
1 |
2 |
2 |
2 |
3 |
|
省级重点实验室(个) |
0 |
0 |
0 |
0 |
1 |
1 |
|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 |
1 |
1 |
1 |
2 |
2 |
2 |
|
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个) |
0 |
0 |
0 |
1 |
1 |
1 |
|
专业建设 |
本科专业数量(个) |
3 |
3 |
4 |
4 |
3 |
4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个) |
0 |
0 |
1 |
1 |
1 |
1 |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个) |
1 |
1 |
1 |
1 |
1 |
1 |
|
专业认证通过数量(个) |
0 |
0 |
0 |
0 |
1 |
1 |
|
课程建设 |
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点(个) |
0 |
0 |
1 |
1 |
1 |
1 |
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点(个) |
1 |
1 |
2 |
2 |
2 |
2 |
|
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个) |
0 |
0 |
1 |
1 |
1 |
1 |
|
省级规划教材(部) |
0 |
0 |
0 |
1 |
1 |
1 |
|
教学改革 |
省级教学成果奖(项) |
0 |
0 |
0 |
0 |
1 |
1 |
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个) |
0 |
0 |
1 |
1 |
2 |
2 |
|
省级教学比赛获奖(项) |
3 |
0 |
1 |
2 |
2 |
3 |
|
省级教学名师(人) |
0 |
0 |
0 |
1 |
1 |
1 |
2.师资队伍与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决定学院教学科研的水平。“十四五”期间,学院坚持“引培并举,德能并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方针,实施“博士化、工程化、国际化”工程,生师比达到18:1左右,专任教师达到70人,新增博士教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70%,教师国内外进修、访学15人次,具有“双师型”的专任教师比例达到60%,新增省级高层次人才3-5人,新增教授2-3人,新增副教授5-7人,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1)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引进符合我院教学科研需要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尤其要引进新能源汽车或新能源发电技术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和既具有职称学历又具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做好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创造条件,进一步优化职称结构。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爱院荣院、努力进取、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坚持把狠抓教学质量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有效管理,及时听取并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意见,督促整改,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搭建平台,营造文化,帮扶发展,激发潜力,促进年青教师尽快适应我院的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同时,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和攻读博士学位,以尽快提升学院的整体科研实力;加大对学院教师的全员培训力度,外请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讲学,更好地把握学科前沿和企业管理的实际状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多方激励,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与社会声誉。制订相应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国家和省级学科专业竞赛,鼓励教师引进校外资源、项目,加强与企业的横向合作,进一步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表3 beat365官方网站“十四五”师资队伍主要指标
项目 |
主要指标 |
现状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师资队伍 |
教职工总数量(人) |
40 |
48 |
55 |
60 |
65 |
70 |
专任教师数量(人) |
33 |
38 |
45 |
50 |
55 |
60 |
|
博士教师数量(人) |
18 |
25 |
29 |
33 |
36 |
40 |
|
教授数量(人) |
2 |
3 |
4 |
4 |
5 |
6 |
|
副教授数量(人) |
13 |
15 |
17 |
19 |
21 |
23 |
|
天中学者(人) |
1 |
2 |
2 |
3 |
3 |
4 |
|
省级特聘教授(人) |
0 |
0 |
0 |
1 |
1 |
1 |
|
银发人才工程(人) |
0 |
1 |
1 |
2 |
2 |
2 |
|
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人) |
3 |
4 |
4 |
5 |
5 |
6 |
|
省级青年骨干教师(人) |
2 |
2 |
3 |
3 |
4 |
5 |
|
省级优秀教师(人) |
0 |
0 |
0 |
1 |
1 |
1 |
|
国内外访问学者(人) |
6 |
6 |
8 |
10 |
12 |
15 |
3.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人才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教学。“十四五”期间,学院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本科生规模稳定在1000以上,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获奖项目10-15项。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保持85%以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达到90%,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主线,实施“专业内涵发展工程、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资源数字化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工程、综合素质拓展工程、教学质量保障工程”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计划;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有、过程共管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跨界教育新机制,强力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2)科学规范教学管理。规范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改革,强化信息化教学管理;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加强日常教学(授课计划、课堂讲授、实践教学、课程考试、毕业实习和论文写作等)监管工作。
(3)实施目标责任制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在教学管理中要做到具体责任到人,实施院长、教学院长、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5级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教学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
(4)创新学生工作管理。坚持“育人为本、服务为主”的原则,树立“三育人”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本科生学业导师制,进一步提高学工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强化学生基础文明教育和学风建设,以及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与实施专业训练、科技竞赛、爱院护院、济困助学、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心理咨询和就业指导等专项工作,在校园文体活动、学生工作评估、精神文明创建中取得优异业绩。
表4 beat365官方网站“十四五”人才培养主要指标
项目 |
主要指标 |
现状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人才培养 |
在校生规模(人) |
807 |
860 |
900 |
950 |
1000 |
1050 |
省级学科专业竞赛学生获奖(项) |
50 |
15 |
30 |
45 |
50 |
75 |
|
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 |
27% |
30% |
33% |
35% |
38% |
40% |
|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项) |
7 |
9 |
11 |
13 |
15 |
17 |
4.科研与创新能力建设
科学研究是提供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手段。“十四五”期间,学院以学科建设、专业硕士授权点建设为契机,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做强科研平台,力争年均到账科研经费不少于200万元;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3-5项,新增省级科研项目15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3-5项,培育1-2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新增SCI收录论文40篇;新增专著5部;新增省级科研平台1-2个;力争实现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零的突破。
(1)夯实基础研究。学院将广泛宣传、动员,提高教师投入科研的热情,实现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稳定增长,集聚优质资源谋求重大项目的突破,实现高水平学术论文新突破。通过加强基础性研究,强化对应用研究的支撑。
(2)激励应用研究。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注重需求导向,瞄准地方、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集聚优势科技资源,争取在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上新增一批标志性成果。
(3)做强科研平台。加强现有平台建设,改变“重申请、轻建设”格局,强化平台内涵建设,实施常态化的创新平台建设成效评估制度,建立成果产出与人员、经费支持相挂钩的机制。加强新平台组建,根据学科布点增设新平台,根据地方和行业重大科技问题、重大社会问题组建跨学科平台,推进能源动力专业硕士授权点建设。
表5 beat365官方网站“十四五”科研创新建设主要指标
项目 |
主要指标 |
现状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科研创新 |
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数量 |
3 |
1 |
2 |
3 |
4 |
5 |
省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项) |
16 |
5 |
10 |
15 |
20 |
25 |
|
纵向科研经费到账额(万元) |
239 |
60 |
120 |
180 |
240 |
300 |
|
横向科研经费到账额(万元) |
0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
省级科技奖励(项) |
0 |
0 |
1 |
1 |
1 |
1 |
|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个) |
1 |
1 |
2 |
2 |
2 |
2 |
|
省级科技创新人才(人) |
1 |
1 |
1 |
1 |
2 |
2 |
|
SCI论文数量(篇) |
34 |
8 |
16 |
24 |
32 |
40 |
|
学术专著数量(部) |
4 |
1 |
2 |
3 |
4 |
5 |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项) |
6 |
2 |
4 |
6 |
8 |
10 |
5.服务社会能力建设
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三大基本职能的延续和表现。“十四五”期间,学院主动融入社会,服务于企业,横向开发推广项目年均到账经费不少于100万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15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3-5项,充分发挥学院社会服务的办学功能。
(1)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依托“河南省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和“河南省新能源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探索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立产学研合作、校企协同创新与社会服务激励机制,强化横向合作,引导、激励教师参与地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
(2)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激励应用研究,开发推广高新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形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
(3)拓展社会服务形式。依托“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通过专业培训和产业政策咨询等服务形式,扩大社会服务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
(4)推动产教融合建设。在驻马店市产教融合工作促进委员会指导下,建设“化工与新能源”产教融合战略联盟和“新能源产业”校企合作育人基地。
表6 beat365官方网站“十四五”服务社会能力建设主要指标
项目 |
主要指标 |
现状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服务社会 |
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数量(个) |
0 |
0 |
0 |
1 |
1 |
1 |
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数量(个) |
0 |
0 |
0 |
1 |
1 |
1 |
|
校企合作基地数量(个) |
12 |
13 |
14 |
16 |
18 |
20 |
6.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力建设
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是学院与优势学科专业对外的直接影响力。“十四五”期间,学院加强学术声誉与社会影响力建设,新增SCI收录论文40篇,培育1-2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1)学术声誉建设。学术是学院生存发展的根基,学术声誉是学院生命力的命脉,要强化科研意识,从学术立院、学术兴院、学术强院的高度来谋划提高学院的学术声誉。一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能够促进科研,科研能够提升教学,必须使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有时间有精力从事学术研究,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提升教学水平。二要处理好主流与特色的关系。只有那些在主流研究方向中形成的特色,对提升学院的学术影响力才具有更大的价值。三要处理好个人研究兴趣与学术团队的关系。通过团队的协同攻关,承担一些重大研究课题,产出重大的标志性成果,凝聚和引领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学院的学术声誉。
(2)社会影响力建设。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的认同是检验学院办学水平的可靠标准。一是强化杰出人才(校友)的培养;二是强化社会声誉经营意识;三是加强自身宣传能力建设,强化宣传平台建设和队伍建设;四是重视各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尤其应重视“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运用;五是发动师生参与微博、微信写作与发布和公众号运营。
7.党的建设
“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夯实党建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党务工作者、党员的素质能力,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的建设质量明显提高、使保驾护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院改革发展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更加突出。
(1)党组织政治功能更加突出。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和自我革新力不断提升,成为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师生、推动改革发展、打造引领立德树人的坚强战斗堡垒,参与“两化一创”党支部达到100%,使样板党支部建设全部达标,全部消除软弱涣散党组织。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书记政治素质明显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普遍成为“双带头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100%全覆盖,党员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有效实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
(3)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严格规范。“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更加完善,“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全面落实,组织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4)党建工作创新成果不断扩大。坚持深入挖掘、整合优化、推陈出新的原则,创新活动载体、改进教育载体、建设物质载体、固化制度载体;实施“优秀党建工作品牌打造工程”,培育优秀党建工作品牌;积极推进“互联网+”党建,使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党建APP,建设好网上党建工作平台。总结形成2—3个可宣传、可复制的党建工作典型经验,挖掘发现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培育2—3个优秀党建工作品牌。
(5)党风廉政建设永远在路上。始终坚持贯彻中央、省委、学校党委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党总支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清醒和高度自觉,严字当头、实字托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6)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抓党建工作的责任链条逐级拧紧,以述职评议、跟踪问效、考核评估、追责问责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传导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实现党组织书记和全体党员述职考评全覆盖。
表7 beat365官方网站“十四五”党的建设主要指标
项目 |
主要指标 |
现状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党的建设 |
省级优秀基层党组织(个) |
1 |
0 |
0 |
1 |
1 |
1 |
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个) |
0 |
0 |
0 |
1 |
1 |
1 |
|
省级样板党支部(个) |
0 |
13 |
14 |
16 |
18 |
20 |
(四)保障措施
保障“十四五”规划有效实施,要在学院党总支行政的领导下,各室(中心)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全院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1.思想政治保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抓统筹、抓关键、抓落实,提振精神、提升水平、提高效能“三抓三提”为基本工作着力点,进一步明确“十四五”时期的目标、定位、任务、措施等,扛牢责任,进一步讲政治、重担当、做表率,全力以赴推进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征程。
2.组织管理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学院“十四五”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月工作重点计划,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分解目标指标、责任具体到人。总体目标由党委书记、学院院长负责,单项目标由班子成员牵头,具体工作任务由各系(中心)负责落实,责任具体到每个教师,结合平时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工作进行考评。
3.管理制度保障
健全和规范学院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重点是人才引进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科研奖惩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成果管理制度、职称聘任制度、对外交流制度、经费管理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和网络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以管理制度为行为规范、以“奖励为主、处罚为辅”为规则的运行机制。
4.资金管理保障
建立与完善经费管理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突出支持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规划及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按计划和项目进度投入经费。